聯合國日 高市學童學習人權 營造校園友善氣氛

聯合國日 高市學童學習人權 營造校園友善氣氛

10月24日是聯合國日(United Nations Day),聯合國日被訂定的目的是讓人們瞭解聯合國的創始理想,為和平、發展和人權而共同努力。聯合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背景下誕生的國際性組織,以阻止戰爭並為各國提供對話平台,促進世界和平。

在1948年,聯合國大會確認《世界人權宣言》為世界各國應該遵守的人權標準。山達基教會及國際青少年人權協會長久致力於推廣世界人權宣言,讓許多人可以因此獲得人權相關資訊。

日前,山達基教會至前鎮區一所國小提供一場人權講座,讓學生們了解到人權得來不易的過程及聯合國被成立的目的,此外也讓學生明白人權落實於生活上的益處。演講結束後,學務主任黃主任再三呼籲學生們,一起落實人權於校園,創造和平、尊重的良好風氣。

山達基教會人權活動負責人林禹丞先生表示,中東國家敘利亞內戰爆發至今超過兩年半,造成數十萬民無辜百姓在衝突中喪生,幾百萬人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孩子是未來的國家棟樑,每個人都應盡自己的一份心力,教育孩子們人權,期盼暴力就此打住。冀望世界各地能夠達到人道主義者—L. 羅恩 賀伯特、穆罕默德‧尤努斯博士、聖雄甘地的期盼—和平與團結。

 

◢ 牛津能力分析 | 線上書局 | 免費線上研修 ◣

 


國際消除貧困日 教育人權幫助貧困

國際消除貧困日 教育人權幫助貧困

全球經濟持續低迷,貧窮人口越來越多。世界銀行於日前發布,儘管過去30年貧困人口大幅下降,但截至2010年仍有四億兒童生活在極端貧困之中。
貧困人口急增,社會的貧富懸殊及其背後不公義現象也逐漸浮出檯面。人類互相的殘害:戰爭、糧食危機、種族衝突、販賣人口、經濟壟斷、社會性別不平等、受害兒童、家庭破裂等。
為響應10月17日—國際消除貧困日,近日山達基教會於高雄市仁武區一所國中,闡釋世界人權宣言第25條—「擁有床及一些食物的權利」,呼籲學生不要歧視家計貧困的同學,同時要思考如何幫助他們,並讓學生們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人權活動負責人林先生表示,藉響應國際消除貧困日,結合校園人權演講宣導活動,呼籲學生彼此和平相處之外,更要以尊重的態度與周遭的人相處,也希望透過教育達成祥和願景。正如美國人道主義者L. 羅恩 賀伯特所言:「人權必須要落實,而不能只是理想。」社會祥和取決於人權實踐於生活的速度。

 

◢ 牛津能力分析 | 線上書局 | 免費線上研修 ◣



高市民眾響應世界清潔運動  環保是一種生活態度

高市民眾響應世界清潔運動 環保是一種生活態度

日前環保署提出,限制塑膠袋政策擬將擴大管制對象及取消塑膠袋厚度引發爭議,卻有民眾認為,買商品需自備購物袋不親民。近日,高市有民間環保團體,結合社區民眾發起掃街活動,希望人們重視「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由個人開始保衛環境。

台灣地理獨特,曾被贈與「福爾摩沙」之美名,也因名勝景點、夜市休閒,成特殊文化為台灣增添觀光效益。不過觀光地點常見塑膠袋、塑膠杯、免洗筷等垃圾被隨意丟棄,造成不良觀感,影響觀光者的遊玩好心情。

此次民間團體快樂之道基金會、山達基教會,聯合高雄市前金社區居民共同捍衛環境整潔,響應統一好鄰居文教基金會所發起的活動—「清潔地球 環保台灣」。目標為路邊巷口上不易分解,卻常堵塞排水口的塑膠垃圾。參與志工多數全家出動,不畏烈陽曝曬,當地民眾十分喜歡此活動共同支持「讓環保成為一種生活態度。」

2013.09.29clean-3

被亂丟的塑膠、瓶罐等垃圾,下雨天很可能成為道路積水的元凶

雖然政府提出的資源回收計畫的確見效,全台垃圾回收率已達41.88%,但反觀許多國家已禁用塑膠袋或改用生物分解購物袋,台灣在邁向「資源循環零廢棄」之路上還有許多可精進的地方。

美國人道主義者L. 羅恩 賀伯特曾建言,關心地球,從自家庭院開始。活動發起人莊凱仲表示,人工垃圾隨處可見,這些不易分解的垃圾所造成的生態及環境破壞,可能已超過人力所能負擔的程度。回收再利用是一個途徑,但減少使用不環保材質,或許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

 

◢ 牛津能力分析 | 線上書局 | 免費線上研修 ◣

 


反毒講座師生喜愛  學童自主決定遠離毒品

反毒講座師生喜愛 學童自主決定遠離毒品

學生吸毒人口近來暴增,山達基教會主張防範毒品的最好方式就是教育學子毒品的正確知識。為了防患未然,山達基教會與彌陀區一所國小24日合作舉辦一場毒品的真相演講,學童們在美好的早晨時光下,獲得一場精彩又精闢的講座。

反毒講師黃麗影表示,許多學生因為缺乏關於毒品的正確知識,因此輕信毒品不會危害性命,加上同儕慫恿,便開始吸食毒品,造成毒品快速在校園蔓延。為遏止毒品氾濫趨勢攀升,山達基教會反毒特派員來到彌陀區一所小學,300多名學童不僅對於毒品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外,更為自己的未來做了一項重要的決定—永遠遠離毒品。

校方活動負責人蘇組長表示,教會的講座一直以來都相當精彩,除了全程吸引學生專注聆聽外,更讓他們瞭解到毒品對身心的危害性。

美國毒品藥物研究專家L. 羅恩 賀伯特指出:「當前文化中,毒品藥物的破壞性勝過一切」。因此,黃講師希望自己能夠透過一場又一場的講座,揭開毒品的謊言,讓更多大眾獲得毒品的真相,並且能勇於拒絕毒品。

 

◢ 牛津能力分析 | 線上書局 | 免費線上研修 ◣



高市中秋團圓,議員攜5千親子健走

高市中秋團圓,議員攜5千親子健走


2013.09.19HR Volunteers take group photo with councillor

慶祝中秋團圓,高市議員黃柏霖於高市澄清湖舉辦「月圓慶開園」健走活動,近5000位民眾,親子健康同行。現場亦有人權團體響應「國際和平日」,呼籲健走強身,和平清心。

中秋節正是闔家賞月,全家團圓的好日子。高市議員黃柏霖有感民眾平時忙碌缺乏休閒。溫馨舉辦中秋月圓澄清行,讓高市居民免費入園健走。民眾一邊與親子互動,一邊享受山明水秀的景色,散步在幽幽的林道中,身心皆十足放鬆。

議員黃柏霖天初亮即到現場待位。體恤民眾早起運動可能會飢餓或口渴,除預先提供免費早餐外,更讓參與健走的民眾每人換取一個精緻保溫杯。民眾滿載而歸的同時也倍感溫馨。

2013.09.19public response UNI Day of Peace值此團圓之際,山達基教會也於此傳遞今年國際和平日主題「停止敵對行動,以教育促進和平」。其中一對李姓父子檔聯手賣力宣導,父親向200多位民眾傳遞和平理念,兒子亦汗流浹背向150多人宣導和平日的意義。現場近700位民眾響應支持和平日並願以身作則促使國際和平。

山達基教會人權活動負責人林先生表示,藉響應9月21日的國際和平日,結合中秋千人健走活動人權宣導,呼籲民眾除與家人團圓之外,更要和平理性對話,將暴力與衝突降至最低,透過教育達成和平願景。正如美國人道主義者L.羅恩 賀伯特所言「人權必須要落實,而不能只是理想。」和平盛世取決於人權實踐於生活的程度。

第十屆國際青少年人權高峰會 透過人權教育創造青年領袖

第十屆國際青少年人權高峰會 透過人權教育創造青年領袖

日前,國際青少年人權協會(Youth for Human Rights International)在布魯塞爾(Brussels)舉辦第十屆國際青少年人權高峰會,此次中華國際人權促進會舉薦的台灣青少年人權代表黃卉靖及人權大使許謹麗小姐受邀參與,出席者有聯合國代表、非政府人權組織、社區領袖以及其他來自世界各國家的青少年人權大使。

如何「透過人權教育來創造未來領袖」,一直是各國政府及教育家持續探討的課題。高峰會其中一項功能,在於讓這些青少年代表彼此分享在自己國家推廣人權的成功方法,包括培訓青少年代表領導能力、溝通以及創造具影響力的活動,以推廣訊息。

高峰會今年在布魯塞爾中心國際會議廳,三十位青少年人權代表們舉著他們所代表國家的國旗,為此活動揭開序幕。主持人瑪莉 薛德華茲(Mary Shuttleworth)女士,代表國際青少年人權協會(YHRI)的創辦人兼會長,歡迎出席的青少年代表及嘉賓。

深耕人權教育7年,主講超過500場人權講座,同時身為亞洲青少年人權第一屆代表的許謹麗受中華國際人權促進會舉薦,入選為第十屆國際青少年人權高峰會人權大使之一。

許謹麗表示, 美國人道主義者L. 羅恩 賀伯特曾言:「人權必需要落實,而不能只是理想」。人權不單單是一個人、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的事,它是全世界每個人都應該瞭解,應該實行的理念。

這次活動的與會發言人包括了聯合國祕書長助理、幾位聯合國常駐大使團代表、駐聯合國的非政府組織(NGO)顧問,以及來自阿爾巴尼亞、澳大利亞、奧地利、孟加拉、比利時、加拿大、喀麥隆、丹麥、厄瓜多爾、法國、德國、印度、印尼、義大利、日本、墨西哥、尼泊爾、荷蘭、尼日利亞、羅馬尼亞、俄羅斯、斯里蘭卡、瑞士、英國、美國、台灣、越南等27國的青少年大使們。

談到國際人權高峰會議的重要性,前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委員Bertrand G. Ramcharan教授強調,我們的世界有許多問題和挑戰,唯藉由追求人權策略,治理國家、區域和國際,我們才有希望成功地解決這些問題。人權教育的策略核心地位在於此,人類的生存和全球正義取決於此。

 

◢ 牛津能力分析 | 線上書局 | 免費線上研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