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山達基高雄機構 | 2017 | 信仰與活動, 快樂之道
1-1. 生病時,要得到妥善的照顧。
常常,人們即使患了會傳染的疾病,也不會把自己隔離起來,或去尋求恰當的治療。顯而易見地,這會使你處於危險當中。當有人生病時,要堅持他採取適當的防範措施,並獲得恰當的照顧。
1-2.保持你的身體清潔。
不洗澡或不常洗手的人可能會帶有病菌。他們會使你處於危險之中。所以你有權利堅持那些人要經常洗澡和洗手。工作或運動難免會弄髒身體,那麼就要他們在工作後或運動後,清洗乾淨。
1-3.保健你的牙齒。
據說如果一個人每次飯後都刷牙,就可免於蛀牙之苦。每餐飯後都刷牙或嚼口香糖會大有幫助,讓其他人不會被你的口腔疾病和口臭所影響。要建議別人保健他們的牙齒。
1-4.適當的飲食。
飲食不當的人,對你或者他們自己都不會有多大幫助。他們有體力不足的傾向,有時候脾氣會很不好,並且比較容易生病。吃得適當並不需要特別的飲食,而是要飲食規律、有營養。
1-5.休息。
雖然生活中有很多時候,工作會佔用正常的睡眠時間,但是,如果沒有適當的休息,會使自己成為別人的負擔。疲倦的人不機警。他們可能會犯錯。他們可能會發生意外。在你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卻可能把所有的工作量傾倒在你身上。他們置他人於危險之中。所以對那些沒有得到適當休息的人,要堅持他們有充分的休息。
參考:http://www.thewaytohappiness.tw/thewaytohappiness/precepts/take-care-of-yourself.html
by 山達基高雄機構 | 2016 | 快樂之道, 生活改善
「有時候,人們會感覺到
自己像是一片在骯髒的街道上
被風吹得團團轉的葉子;
或是感覺到自己像是卡在某處
的一顆小砂子。但是,
沒有人說人生是平靜無波、有條不紊的:
它並不是。
人並不是破爛的樹葉,
也不是一顆小砂子:
一個人可以或多或少畫出自己的地圖,
並依照自己的地圖走。」
~ L. 羅恩 賀伯特 《快樂之道》
更多影片:http://www.thewaytohappiness.tw/

by 山達基高雄機構 | 2016 | 快樂之道, 社區服務
高雄市前金區公所致力社區環保綠美化工程不遺餘力,去年發起回收老舊課桌椅再利用,經文藝人士筆精墨妙的彩繪下,讓一張張作廢的課桌椅有了新生命,今年區公所延續這項計畫,並將焦點轉移到前金社區各街弄巷道上的牆面,再次邀集轄區內的油畫師、噴畫師等彩繪專家提起畫筆或油漆噴灌,將保育的動物及五彩飛鳥等飛禽走獸個個栩栩如生地躍然於牆上,令路上行人無不駐足觀賞、賞心悅目。
為響應公所社區環保綠美化的美意,位於七賢二路 329 號剛落成的山達基教會,日前剛完成的彩繪牆面有 75 坪之大,經由作畫經驗 40 餘年的史文程師父及其師弟郭慧文一同完成。為了提醒人人愛護環境之精神,教會特別選用知名美國人道主義者 L. 羅恩 賀伯特著作中「捍衛並改善你的環境」一文作為題辭。
區長陳進德表示,前金區是一個相當精緻的行政區,區公所將持續推動社區空間綠美化運動,除號召區內專業人士在各里發揮所長外並希望區民自發性加入自我居家環境綠美化活動,妝飾前金美化港都,歡迎高雄市民朋友經過時,稍加留心注意共同欣賞高雄之美!
另山達基教會為鼓勵民眾發掘前金之美,只要拍下目前已完成的各彩繪牆面並發表至臉書上讓好友點讚,就能得到教會所提供的精美小禮物,數量有限送完為止。目前公所已完成的彩繪畫作,分別坐落於前金區文西里、林投里、新生里等社區中,歡迎民眾一同來找尋前金「亮點」。
◢ 牛津能力分析 | 線上書局 | 免費線上研修 ◣
by 山達基高雄機構 | 2016 | 快樂之道, 講座活動
草莓族、肯老族或者是媽寶等新新名詞,無不顯示出時下社會部分年輕世代的行為讓師長很憂心。擁有10年親子教育資歷,對於情緒困擾、壓力紓解有獨到見解的王君卉表示,「沒有天生的壞孩子,只有尚未找到好方法的父母。」用對方法,孩子絕對會改變,適性發展、放對位置,孩子有無限可能。
時代改變,王君卉認為現代父母不能再以傳統八股「棒下出孝子」等觀念,來教育下一代。父母需要幫助孩子提升抗壓性及「受挫力」。她表示,「挫折是一門功課,如何教導孩子贏在挫折後,更是現代父母必修功課。」在台中一場親子講座中她特別分享讓孩子快樂成長又有能力的秘訣。
孩子聽講時為什麼總是喜歡坐在教室後頭呢?原因是每當孩子犯錯,甚至一錯再錯時,師長就會開始不耐煩的詢問孩子到底要錯幾次? 久而久之學生失去自信不敢回答問題,更不敢與師長溝通,失去了戰勝挫折的能力。君卉建議,孩子正確時多給予肯定、正向的讚賞,出錯時不一味指責錯誤,幫助學生看到錯誤,修正錯誤,能夠爬起在出發才是最重要的。
教育的過程中,有些父母缺乏耐心、時間,沒有重頭到尾理解事情全況,急於對孩子「下定論、貼標籤、以偏概全」,部分家長習慣「放大鏡檢視孩子缺點,用顯微鏡看孩子的優點。」容易造成孩子價值觀、道德觀扭曲。王君卉表示,同理表達勝過懲罰斥責。傾聽他,讓他瞭解你明白他的感受,就能有效治癒他的心。
王老師也分享教育家 L. 羅恩 賀伯特著作《快樂之道》中培養孩子能力三部曲,觀察、學習、行動(練習),建議父母培養孩子好的學習態度與人生觀。她表示,人生不會時時順利次次擊出「紅不讓」,但是經過磨練的棒球手時時都準備好揮棒了。
◢ 牛津能力分析 | 線上書局 | 免費線上研修 ◣
by 山達基高雄機構 | 2016 | 快樂之道, 校園活動
近期台灣社會常有吸毒、殺人、逆倫、詐欺、家暴、虐待等反社會時事,尤其讓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未來也受影響,對道德無感。許多教育組織團體也紛紛投入品德教育的行列,扭轉頹勢,盼透過教育提升個體道德層次,啟迪良善本質。
近日,高雄市鳥松區一所小學積極邀請擁有豐富品德宣導經驗的許謹麗講師,為近百位小二生辦理「快樂之道」講座。許講師探討書中的守則,其中包括「照顧你自己」、「敬重並幫助你的父母」、「樹立一個好榜樣」,同時搭配生動的公益小短片及生活實例,互動引導學童觀察生活快樂與這些守則之間的關係。
許講師詢問一位小二學童:「誰是你的好榜樣?」這位學童很認真思索並指著另一位小女生,然後回答:「她是我的好榜樣,因為她會糾正我的錯誤,讓我知道我要改正。」
此席話令許講師大為讚賞,並鼓勵這位學童持續保有這項美德。許表示日常人際互動中,有些人面對他人指正時,可能很難虛心接受,或是置之不理,甚至會以不悅的態度或口氣回應。逐漸地,人們會產生漠視他人不良行為的態度,以免自己遭受波及,此舉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使社會整體道德層次墮落,因此,幫助他人過著正直、誠信的生活是每個個體的責任。
《快樂之道》是由美國人道主義者L. 羅恩 賀伯特先生所著,共有21條生活守則,全球各地已發送多達一億本,為許多紛擾不安的環境,重燃希望。如欲瞭解更多相關訊息,可前往《快樂之道》網站:http://www.thewaytohappiness.tw。
◢ 牛津能力分析 | 線上書局 | 免費線上研修 ◣
by 山達基高雄機構 | 2013 | 快樂之道, 講座活動
資訊爆炸的時代,學生的品德問題也被不斷放大。為改善學生翹課、鬧事、輟學等問題,日前,高市旗津區一所中學邀請山達基教會講師黃麗影引導學生探索真正快樂的方法。黃講師認為,孩子就像父母的鏡子,研究顯示孩童從3歲時,有些甚至更早,就開始模仿父母的言行。因此,要改善學生品德問題,首重家庭教育。
該校學校主任透露,部分學生因行為偏差、中輟、網路成癮、情緒易失控、學習不適應、人際關係出問題等,被列為高關懷學生,也被稱為危機少年。然而這些問題學生的家庭教育很少是健全的。據經驗顯示,家長若品德教育觀念薄弱,受其身教的影響,學生也不會認為維持好品格是需要的。
難以獲得成就的青少年,父母通常會因孩子未達期望,鮮少予以鼓勵或協助找出孩子的困難。在如此成長環境下,部分學生開始產生對自我的不認可、不自信,或孤僻獨處不與人交往。黃講師認為:「父母若未盡到家庭教育的責任,將使下一代成刺蝟,易受刺激,為反抗而反抗。」
引用美國人道主義者 L. 羅恩 賀伯特之言:「沒有愛,孩子確實無法過得很好…孩子需要愛和協助才能成功。」黃講師表示時下學生最大的問題在於嚴重缺乏家庭輔助,父母需要認知到家庭教育的功能及重要性。從每天多關懷孩童5分鐘開始。
◢ 牛津能力分析 | 線上書局 | 免費線上研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