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假30天反毒不停歇 上千位民眾獲得毒品的真相訊息
山達基教會為了激勵更多民眾參與志願服務,獲獎人選涵蓋老、中、少等年齡層。其中最小的獲獎者年僅8歲的林佳瑤小妹妹和11歲的雙胞胎哥哥林恩任、林益任,每逢假日就會把握機會參與教會宣導活動,告訴人們毒品是不好的,他們都感到相當開心。母親蔡美嫻表示,我覺得很有意義,孩子從2、3歲時,就參與這些反毒宣導活動,瞭解毒品是不好的,對於他們的未來很有幫助,且可讓孩子發揮影響力幫助週遭的同儕。
另一位12歲的小女生魏亦辰,過去一年裡,她積極參與「街頭宣導」活動。在每一場活動中她都不斷突破自己的極限,從最初害羞的表現到後來能獨當一面,盡其所能讓更多人認識人權或反毒。
受邀蒞臨指導的高市議員陳麗娜表示,比起大人向小朋友宣教,同儕的影響其實更有效。而山達基教會在反毒宣導上,有許多年輕人或小朋友願意挺身而出,將訊息傳達給年紀相仿的民眾,這是很有影響力的。
2012年的最後一天,不少民眾揪團至各大跨年景點,準備迎新。不過在南部就有一個志工青年團體,相約到六合夜市、屏東公園、KTV等地共計21名志工,在2012年即將結束的前一刻,發送出2013本毒品的真相手冊,讓更多人了解毒品危害,他們的新年願望是:2013年杜絕毒品危害,建立無毒家園。
「青少年不敵毒品誘惑,拉K成校園歪風」高市山達基教會反毒特派員莊凱仲如此表示。由於K他命價格便宜取得容易,且吸食K他命無刑責,被查獲聽聽講習便算了,於是許多青少年經不起誘惑,拉K助興娛樂,還會好康道相報。
根據法務部統計,2012年1月至10月在K他命查緝上,共起出2012.7公斤,若流通到市面上,將毒害更多青少年學子。更甚者,許多台灣藥頭為了減少成本並加速K他命的藥效,更在K他命中摻雜玻璃粉末,一旦鼻子吸食,玻璃纖維將刮傷鼻粘膜,導致鼻竇炎、胃潰瘍,玻璃還可能沈積在肺臟、肝臟中,造成身體不可逆的危害。
山達基教會創始人L.羅恩 賀伯特就曾在其著作「藥物毒品問題的解決之道」中,就多次提及毒品藥物對人體與心靈的重大傷害。有鑑於此,山達基教會贊助無毒世界基金會在全球推動最大非政府反毒教育運動,讓反毒知識往下扎根。他們出版的毒品的真相小冊子獲得無數的政府機關、教育團體採用。如今該系列13本手冊將再度改版,更新內容,目前有海洛因、安非他命、大麻、古柯鹼等氾濫毒品的真相手冊,唯獨沒有K他命的相關資料,目前他們也考慮在未來將K他命納入,新增為第14本手冊,讓更多教育人士與家長有工具幫助青少年遠離毒品。
為使反毒教育扎根,培養學童反毒意識,高市鳳山區一所國小今年校慶全校「總動員」,一起來反毒。學校希望學童能在反毒資訊的澆灌下,茁壯成為反毒大樹,為社會樹立反毒好榜樣。
今年學校校慶特別邀請山達基教會反毒志工在設置反毒闖關遊戲,分別為「K.O.毒品大作戰」及「反毒大富翁」兩關卡,學生在參與遊戲的同時,不僅獲得樂趣,也得到毒品知識。
一位小二生陳俊豪同學在玩「K.O.毒品大作戰」關卡時,大喊:「我不吸毒,健康快樂!」,只見他氣勢磅礡的一吼,同時丟出沙包,阻擋在前的邪惡毒品便應聲而倒。其他學生見賢思齊,馬上也加上「通關密語」,果然有喊有過關,使得排在後面的學生也紛紛躍躍欲試。陳同學向反毒志工表示:「我最愛反毒了!因為可以讓每個人健康又快樂。」
他在反毒志工的引導下,字正腔圓地宣誓成為反毒特派員,並主動回應明年要當反毒闖關的小志工。學校老師及家長看到學生快速吸收反毒資訊,開心表示這些遊戲寓教於樂,真的很棒!
美國藥物毒品專家L. 羅恩 賀伯特先生亦曾表示,一個人不要吸毒,他的身體才會更強健,更有能力享受生命。山達基教會反毒宣導活動負責人許謹麗小姐,教會人員將持續散播反毒訊息,希望學童瞭解毒品對身心的負面影響,並自我決定無論如何都不要接觸毒品,才可真正享受無毒的健康生活。
其實,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成為志工講師,對於這看似無償無回報的工作和身分,當時對我來說「成為志工」的想法,以前沒想過,以後也不可能會有吧!?
但不知不覺中,志工講師的身分已經和我形影不離,我真正體認到一個事實:「是的,『志工』對這個社會和自身而言是很重要的」。神奇且有趣的是,我已經是其中的一份子。
我最常接觸的是反毒宣導活動,對象多半是國中小的孩子們,面對著一群小孩,新鮮感十足阿!這工作有個我喜歡的點,就是能看到平時接觸不到山野鄉間的小小學校,孩子們多半因為沒被都市遺毒污染,自然純真樸實的性情深深吸引著我,終於另人期待的第一場處女秀來了。
結果講完的瞬間只覺得好像玩了一場遊戲,也只有些許的成就感和趣味,接下來數場時好時壞,我想著:「這遊戲越來越無聊了…」準確的說,少了一種使命。還記得一開始只是照本宣科,小孩子們本都該天性活潑,但因為學校制式教育的關係,顯得有些死氣沉沉,於是我開始試著用比較誇張得肢體動作和言語,來提高他們的情緒,果然馬上見效,就像看到電視節目上,兒童台XX葛格們的神奇表演一般,直到一次轉捩點的出現…
以台灣而言,毒品的氾濫先前多在沿海地區,而後慢慢滲透到內陸,所以我們的反毒宣導區域,除了高雄市也開始擴及屏東區域,甚至遠赴小琉球。
一次反毒宣導,遠至屏東一所小學,演講時有個小男孩非常積極的舉手回答我的問題,尾聲時,他開心的跑來找我說話。我誇獎他說:「老師看到你都非常積極的回答問題,你很棒耶!」但那孩子並沒出現我所預期的開心反應,他突然有些失落,彷彿做錯事且不安的說:「因為我…過動阿!」他這段話和悲傷的表情,讓我震驚,也讓我省悟了一些事實,那時我想著:「這孩子,到底周邊的大人們是怎麼對待他的?」
治療過動兒的普遍手段,就是讓精神科醫師做檢查,並主觀的認定孩子有病,接著開精神科藥物給他吃,但那真的有效嗎?
其實當兵時期,身為班長的我曾為了看顧手下士兵,到精神科病院待了3週之久,對於那些藥物真的治好什麼人嗎?我充滿疑問。我非常清楚的是,除了看到患者們每況愈下,沒有一個有起色的,反應變得呆滯,這真的是治病嗎?亦或是讓一個活潑充滿精力的孩子變成行屍走肉一般。據我瞭解,某些藥物甚至包含毒品成份,但卻是合法開立、甚至能輕易取得的”治病良藥”,這些精神科藥物比起在市面上流通的毒品更加恐怖且難以防制。
經過這次的事件,我對於「反毒志工講師」這個身份的態度,開始改變。這是一份重要的工作,且能讓孩子在年幼時就對毒品有深刻的瞭解,由他們依據對毒品的認識、瞭解來拒絕毒品,這股力量比成年後的任何誘惑,甚至吸毒後的勒戒都要來的強大,時至今日,不知不覺我也認同了這份工作,以及能讓我有所發揮的團體。
現在對我而言,反毒運動不只是場有趣的遊戲,更是榮耀的使命。對於給了我這個舞台的山達基教會,我是充滿著感謝的,我會繼續持續下去,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來對這個社會伸出援手。
想起當初對於「志工」這份職業的疑惑也已經有了領悟:「志工並不是不求回報,他們得到的是遠比物質金錢還要溫暖的報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