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山達基高雄機構 | 2012 | 志工專區, 防治毒品
其實,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成為志工講師,對於這看似無償無回報的工作和身分,當時對我來說「成為志工」的想法,以前沒想過,以後也不可能會有吧!?
但不知不覺中,志工講師的身分已經和我形影不離,我真正體認到一個事實:「是的,『志工』對這個社會和自身而言是很重要的」。神奇且有趣的是,我已經是其中的一份子。
我最常接觸的是反毒宣導活動,對象多半是國中小的孩子們,面對著一群小孩,新鮮感十足阿!這工作有個我喜歡的點,就是能看到平時接觸不到山野鄉間的小小學校,孩子們多半因為沒被都市遺毒污染,自然純真樸實的性情深深吸引著我,終於另人期待的第一場處女秀來了。
結果講完的瞬間只覺得好像玩了一場遊戲,也只有些許的成就感和趣味,接下來數場時好時壞,我想著:「這遊戲越來越無聊了…」準確的說,少了一種使命。還記得一開始只是照本宣科,小孩子們本都該天性活潑,但因為學校制式教育的關係,顯得有些死氣沉沉,於是我開始試著用比較誇張得肢體動作和言語,來提高他們的情緒,果然馬上見效,就像看到電視節目上,兒童台XX葛格們的神奇表演一般,直到一次轉捩點的出現…

以台灣而言,毒品的氾濫先前多在沿海地區,而後慢慢滲透到內陸,所以我們的反毒宣導區域,除了高雄市也開始擴及屏東區域,甚至遠赴小琉球。
一次反毒宣導,遠至屏東一所小學,演講時有個小男孩非常積極的舉手回答我的問題,尾聲時,他開心的跑來找我說話。我誇獎他說:「老師看到你都非常積極的回答問題,你很棒耶!」但那孩子並沒出現我所預期的開心反應,他突然有些失落,彷彿做錯事且不安的說:「因為我…過動阿!」他這段話和悲傷的表情,讓我震驚,也讓我省悟了一些事實,那時我想著:「這孩子,到底周邊的大人們是怎麼對待他的?」
治療過動兒的普遍手段,就是讓精神科醫師做檢查,並主觀的認定孩子有病,接著開精神科藥物給他吃,但那真的有效嗎?
其實當兵時期,身為班長的我曾為了看顧手下士兵,到精神科病院待了3週之久,對於那些藥物真的治好什麼人嗎?我充滿疑問。我非常清楚的是,除了看到患者們每況愈下,沒有一個有起色的,反應變得呆滯,這真的是治病嗎?亦或是讓一個活潑充滿精力的孩子變成行屍走肉一般。據我瞭解,某些藥物甚至包含毒品成份,但卻是合法開立、甚至能輕易取得的”治病良藥”,這些精神科藥物比起在市面上流通的毒品更加恐怖且難以防制。
經過這次的事件,我對於「反毒志工講師」這個身份的態度,開始改變。這是一份重要的工作,且能讓孩子在年幼時就對毒品有深刻的瞭解,由他們依據對毒品的認識、瞭解來拒絕毒品,這股力量比成年後的任何誘惑,甚至吸毒後的勒戒都要來的強大,時至今日,不知不覺我也認同了這份工作,以及能讓我有所發揮的團體。
現在對我而言,反毒運動不只是場有趣的遊戲,更是榮耀的使命。對於給了我這個舞台的山達基教會,我是充滿著感謝的,我會繼續持續下去,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來對這個社會伸出援手。
想起當初對於「志工」這份職業的疑惑也已經有了領悟:「志工並不是不求回報,他們得到的是遠比物質金錢還要溫暖的報償。」

◢ 牛津能力分析 | 線上書局 | 免費線上研修 ◣
by 山達基高雄機構 | 2012 | 快樂之道, 講座活動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總是期望孩子未來能「快樂」生活。但隨著孩童長大,逐漸與父母「針鋒相對」,家長只能仰天興嘆:「我的孩子怎麼了?」資深教育人員劉素雲表示,父母不注重與孩子溝通,孩子無法表達自身想法,積壓久了將容易做出偏差行為。而經常讚美孩童優點,孩童較能與父母溝通,也較能實現自我期望。
屏東縣一所國小特別邀請台南資深教師劉素雲分享26年成功教育經驗給60多位家長。劉老師表示多數孩童在成長過程中,因表現無法符合父母的期望,會逐漸減少與家人的溝通。因此她建議家長發現孩童出現問題時,因避免責罵,先靜下心仔細聆聽,然後讚美孩童做對的部分,接著給予建議,讓孩童知道,下次遇到相同問題時可以如何解決。一味的責罵不只讓孩童缺乏自信心也產生情緒困擾。而溺愛則可能造成孩童面對逆境時不懂處理。一位家長聽了也有感而發,體悟到應多稱讚孩子,快樂才是孩子發展才能的基礎。
劉老師也分享美國教育家L. 羅恩 賀伯特之著作《快樂之道》一席話:「孩子與父母之間的差異是可以調解的。在開始吼叫之前,至少可以先試著平靜地討論。」期望家長培養與孩童耐心溝通的能力,讓孩童快樂成長。
◢ 牛津能力分析 | 線上書局 | 免費線上研修 ◣
by 山達基高雄機構 | 2012 | 人權宣導, 校園活動
高雄市鳥松國小舉辦第92屆創校週年慶,此次活動學校教師群精心策劃,以「藝起童心.活力歡欣」為口號,除讓學生載歌載舞呈現原住民、夏威夷、中國、韓國、非洲、西班牙等不同國家的特色舞蹈,還設立創意闖關遊戲,及幸福家庭區,讓每個學生、嘉賓都童心大起參與其中,現場氣氛歡樂無比。
鳥松國小為歡慶92週校慶活動,數月之前就已開始籌備,特別聘請「薪傳兒童舞團」的老師,針對每個年級學生,於課堂上教導六國舞蹈,並在學生富有「藝力」的練習下,最終在運動會上完美的展現出學習成果,為大會增添不少藝術、活力的氣息。學校與「高雄市家庭教育中心」的合作,在川堂舉辦幸福家庭四季頌冬季篇,活動內容為,愛的留言真心告白,讓與會來賓與另一半共同寫下愛的見證,充滿創意的浪漫活動獲得來賓一致好評。
而此次運動會也在教師團隊巧思改良後,除了個人賽、拔河與大隊接力等一般傳統項目外,另外加入有別以往的創意趣味闖關活動,利用巧固球、跳繩、輪胎、眼罩等小道具設立眾多關卡挑戰學生機智、體能反應,使學生玩得不亦樂乎,同時還學習到互助合作的重要。
為了在相對嚴肅的人權與反毒的議題上也能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學校邀請相關領域富有經驗的「山達基教會」提供反毒、人權活動關卡。特地前往現場協助的山達基教會公關負責人蔡宜郡,除對教師團隊的熱心策劃表示敬佩外,也引用教會創始人L. 羅恩 賀伯特之言「只有學以致用,學習才能開花結果。」希望每個學生都能將遊戲過程中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在生活中。
◢ 牛津能力分析 | 線上書局 | 免費線上研修 ◣
by 山達基高雄機構 | 2012 | 人權宣導, 校園活動, 講座活動
現代社會由於許多民眾對人權不了解,導致不公平與混亂不斷產生。為減少社會亂象,山達基教會志工投入大量心力,持續在校園深耕人權教育,使數萬名學童獲得對人權的瞭解。
近日,山達基教會人權志工秉持美國人道主義者L. 羅恩 賀伯特先生的理念:「人權必須要落實,而不能只是理想。」來到屏東縣崁頂鄉一所國小,用活潑、生動的人權影片和短劇,讓學童們認識「什麼是人權?」。藉由簡單的人權定義及由來,近百位學童輕鬆了解聯合國訂定的30條世界人權宣言,是要保障你我的基本權利,保護自己也尊重他人。
這場簡短的演講,讓學童真正發自內心回應,如何對待他人才會擁有人權,同時也注入一股友善校園的清流。一學生說:「公平對待同學,並和同學一起玩。」另一學生也說:「不要亂打同學,並阻止欺負同學的人。」
◢ 牛津能力分析 | 線上書局 | 免費線上研修 ◣
by 山達基高雄機構 | 2012 | 人權宣導, 講座活動
中華國際人權促進會主辦的大學城青少年人權國際交流活動,昨日在台中中興大學開跑了!台中市副市長蔡炳坤莅臨指導下,國內外青人少人權大使及青少年人權講師上百人齊聚一堂。蔡副市長表示,人權是與生俱來的,但不是天生就知道的,透過人權教育的推廣,大家才知道彼此應有的尊重,紛爭及衝突也才得以減少。
台灣青少年人權大使莊凱仲昨日同一時段,也在國立中山大學給大學生們一堂從未學過的人權教育課。藉由互動與問卷,發現了許多人同意人權是與生俱來的,但問他何謂人權宣言?人權宣言有多少條?絕大多數的人一問三不知。即便知道,也覺得落實人權有困難。一位海資系同學說:「不曉得該不該站出來幫助對方?有時出面協助反而被怪罪。」另一位海資系同學說:「人人漠視與冷落。」一位光電工程系同學也說:「大家不夠團結。」
人權大使莊凱仲為使大學生勇敢站出來護衛自己與他人的權利,特別安排播放一系列吸睛的人權影片,每則短短不到2分鐘的內容,感動在場的大學生們。一位機電系同學說:「不模仿侵犯人權的行為,不因自己的經驗而加諸別人,只為維護人權的理念而行動。」諸位同學也紛紛表示,從自身做起、尊重別人、不冷眼旁觀、勇於表達等。更有兩位熱血的海資系學生表示,想要成為人權志工,從自身做起並告訴他人,就如同美國人道主義者L. 羅恩 賀伯特所說:「人權必須要落實,而不能只是理想。」
◢ 牛津能力分析 | 線上書局 | 免費線上研修 ◣
by 山達基高雄機構 | 2012 | 校園活動, 講座活動, 防治毒品
因為毒品拋家棄子、吸毒過多街頭暴斃、為了吸毒與毒犯同居,歷歷在目的毒品新聞,不禁讓人嘆息毒品禍害之廣。近日,高市一所小學教師聆聽到山達基教會所提供的「毒品的真相」宣講,驚嘆原來毒品會影響吸毒者一輩子!
高市一所小學為預防學生觸及毒品,邀請山達基教會的志工講師許謹麗至校宣導「毒品的真相」,許講師演講經驗豐富,結合美國毒品藥物專家L. 羅恩 賀伯特先生的研究,並搭配播放「他們說/他們騙人」的反毒公益短片。學生看得津津有味,再與他們互動討論,以真正瞭解毒品為何。
一位在場學生聽取毒品知識後當場表示:「聽完今天資料我決定不要吸食毒品,因為毒品會讓我過得很不好。」甚至學校老師都登台表示收穫,她強調「時至今日,我才知道毒品為何會影響吸食者一輩子。」
◢ 牛津能力分析 | 線上書局 | 免費線上研修 ◣
by 山達基高雄機構 | 2012 | 人權宣導, 校園活動, 講座活動
樹德家商對於學生多元發展十分重視,除了創造環境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也積極安排各類校外講座,提升學生價值觀、國際觀。近日,學校邀請山達基教會志工講師董正隆為餐飲及模特兒科系學生演說「什麼是人權?」,期許學生透過演講瞭解生而為人的權利、義務。有別於教條式的演講不只讓學生聽得興趣盎然,也讓百位高中生理解人權需要身體力行。
演講中講師為使學生能快速吸收,以自身年少時的趣談為例,搭配幽默風趣的演講風格,使得原本嚴肅的議題蛻變成輕鬆易懂的小品。短短30分鐘的講座,不只讓學生瞭解真正的人權是什麼,也洗滌了學生以往對人權的誤解。
演講最後,講師引用美國人道主義者L. 羅恩 賀伯特先生的論點「人權必須要落實,而不能只是理想。」許多學生因此分享說「要好好珍惜自己應有的權利」、「人權,從尊重他人開始」、「今天我所看到的一切(人權),我要告訴更多人」、幾近全部學生皆認識到人權牽涉範圍甚廣,決定從自己開始努力耕耘,為人權發聲。
◢ 牛津能力分析 | 線上書局 | 免費線上研修 ◣
by 山達基高雄機構 | 2012 | 人權宣導, 校園活動, 講座活動
現今社會真正知道1948年聯合國寫下的世界人權宣言30則的人,屈指可數。更多自認為懂「人權」的人,到處欺負別人、罵別人卻喊著「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我有表達的自由啊,我就是要罵你『豬』,你想怎樣?」、「憑什麼禁足我?我有行動的自由!」
近日,高市一所科技大學,特別邀請台灣人權大使莊凱仲,為150位與他年紀相仿的大學生們宣導「什麼是人權?」。當學生們被問到「落實人權時有遇到什麼阻礙?」,一位同學說:「幫忙伸張正義會怕自己成為壞人的下一個目標。」張同學說:「沒有人願意聽你說人權的重要性,因為大家不想惹事上身。」林同學更表示:「他人對人權有根深蒂固的錯誤觀念,難以改變。」
人權大使莊凱仲為使大學生點燃落實人權的勇氣,因此特別安排播放拍攝手法細膩的人權影片,深深吸引他們的目光,短短不到2分鐘的內容,感動百餘位學生。引起他們共鳴的同時,也釐清社會對「人權」的錯誤解讀。林同學說:「原來人權是為了讓我們和平共處而存在,我要讓更多人知道什麼是人權。」彭同學表示:「了解人權,讓我更懂得要將心比心去幫助需要的人。」
講師莊凱仲有感而發,台灣在人權教育上還有待加強。太多人權侵犯的問題其實是源於知識的不足,因此我決定要做到人權第29條—責任,為社會做點事。就如同美國人道主義者L. 羅恩 賀伯特所說:「人權必須要落實,而不能只是理想。」
◢ 牛津能力分析 | 線上書局 | 免費線上研修 ◣
by 山達基高雄機構 | 2012 | 快樂之道
近日,由台灣鐵人三項有限公司及台灣耐力運動協會主辦的2012年70.3英哩鐵人三項國際邀請賽,吸引國內外近兩千人參與,於恆春半島圓滿落幕。除了外國朋友特別遠渡重洋來台揮汗參賽外,特別就有一群遠從墨西哥而來的老外,打著「The Way To Happiness(快樂之道)」的旗幟,希望給景氣低迷、辛苦工作的台灣人民一個溫暖的快樂打氣。
發起這場活動的墨西哥藉年輕媽媽Vanessa Cordero與先生在台灣長期經營自行車公司,由於體會台灣人民的善良與熱情,多年來一直想要表達對台灣的愛。今年鐵人三項國際賽事特別邀請其家族一起來台參賽觀光外,更藉此機會全家一起發送「快樂之道」小冊子給每一位參賽的運動員與當地民眾,一眨眼便觸及了500位台灣人的內心。
來自柯德洛(Cordero)家族的這群墨西哥外國朋友,長期在墨西哥推廣美國人道主義者L. 羅恩 賀伯特先生所著《快樂之道》一書,其中包括21條如何使一個人快樂生活的方法,像是敬重並幫助你的父母、愛孩子並幫助他們、做個值得信任的人等,已經有效增加該國人民快樂度,同時降低犯罪率。於是他們還特別向當地的山達基教會索取中文版小冊,希望讓台灣人民擁抱快樂。
其中柯德洛(Cordero)父子檔Jose Cordero、Christian Cordero和朋友Justin Van Rod,組成了一支「快樂之道」團隊,參加鐵三角接力競賽(游泳1.9公里、自行車90.1公里、路跑21.1公里),在時限內完成艱鉅的任務,榮獲獎牌同時受到觀賽者的歡呼。
發起人Vanessa表示:「許多台灣民眾從我們手中接收到這本中文的《快樂之道》時,感到相當驚訝、有趣且開心。我喜歡台灣人,因此我希望透過這個活動,散播正面的訊息,帶給更多台灣人快樂與幸福。」
◢ 牛津能力分析 | 線上書局 | 免費線上研修 ◣
by 山達基高雄機構 | 2012 | 快樂之道, 講座活動
近日,高雄市鹽埕區一所國中舉辦校慶之際,邀請嘉義之音廣播電台主持人林妙香,她同時是一位親職教育專家,為100多位家長說明如何和孩子擁有良好溝通的妙招,獲得家長大力讚賞。
國中青少年正值血氣方剛,不願受到家長制約、愛與父母辯論,孩童為了展現自我存在的價值堅持反對,常常讓長輩怒火攻心、氣急敗壞,無法順利與孩童溝通。而親職教育專家林妙香提出,父母若想要改善孩童情緒管理及人際關係就一定要先端正自己的行為。

林講師在這場演講中提出,孩子的叛逆行徑或不良行為,是由於接受到環境中的錯誤資料或缺乏正確資料。林講師表示,想要解決這些的問題一定要學會如何和孩子溝通,找出行為背後的真正原因。此外,孩子其實一直在觀察父母的作為,故家長要身教與言教一致,若沒做到就會造成孩子認知上的錯誤,而造成不良影響。
因此,林講師也提供數種與孩童溝通的方法,甚至與該校校長配合示範,生活化的例子,使參與家長皆認為受用無窮,其中一位家長甚至打趣說:「這場活動應給予99分,剩下1分的不足是因時間太短。」另一位吳姓家長也表示:「我瞭解到和孩子要如何對話,扮演傾聽者的角色,先聽孩子說。」
協助辦理本活動的山達基教會公關部門人員蔡宜郡小姐會後表示,美國教育專家L.羅恩 賀伯特在其著作《快樂之道》一書中提到:「有一個很有效的方法:試著去成為孩子的朋友。孩子們真的需要朋友。試著去找出孩子真正的問題,並且在不粉碎孩子自己的解決方法的前提下,幫助他解決問題。」國中生因課業壓力大容易受影響,情緒較不穩定,此時家長若不能圓融處理就容易產生誤解。盼望家長們不要拘泥於制度式教育,和孩子培養良好的溝通管道,才能真正幫助下一代成長。
◢ 牛津能力分析 | 線上書局 | 免費線上研修 ◣